三大營養素完整指南 - 基本概念與蛋白質
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體三大主要營養素,統稱為「巨量營養素」。它們在人體中扮演著不同但同樣重要的角色,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。
💡 三大營養素的基本功能
- 提供能量
- 建構和修復組織
- 調節生理功能
- 維持體內平衡
一、蛋白質的重要性
🥩
蛋白質的功能
- 構建與修復組織
- 製造酵素與激素
- 支持免疫系統
- 提供能量(4大卡/克)
- 維持體液平衡
🥚
蛋白質來源
動物性蛋白:
瘦肉
魚類
蛋類
乳製品
植物性蛋白:
豆類
堅果
全穀物
藜麥
⚠️
缺乏影響
可能出現的症狀:
- 肌肉萎縮
- 免疫力下降
- 傷口癒合緩慢
- 疲勞無力
- 水腫
💡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:
- 一般成人:每公斤體重需要0.8-1.0克蛋白質
- 運動員:每公斤體重需要1.2-2.0克蛋白質
-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:需要額外增加10-15克
⚠️ 注意事項
- 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,避免過度加工食品
- 均衡搭配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
- 分散在一天中攝取,避免一次過量
- 運動後適時補充蛋白質,促進肌肉修復
三大營養素完整指南 - 碳水化合物
二、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
⚡
碳水化合物的功能
- 提供主要能量(4大卡/克)
- 支持大腦功能
- 儲存能量(以肝醣形式)
- 促進腸道健康
- 保護蛋白質(避免被分解為能量)
🌾
碳水化合物的分類
類型 | 特點 | 來源 |
---|---|---|
複合碳水化合物 | 消化較慢,血糖上升緩慢 | 全穀物、豆類、蔬菜 |
簡單碳水化合物 | 快速消化,血糖快速上升 | 糖、蜂蜜、精製澱粉 |
膳食纖維 | 不被消化,促進腸道健康 | 蔬菜、水果、全穀物 |
🥖
食物來源
推薦來源(複合碳水):
糙米
燕麥
全麥麵包
地瓜
豆類
限量攝取(簡單碳水):
白米
白麵包
糕點
甜食
💡 碳水化合物的建議攝取量
- 佔每日總熱量的45-65%
- 以複合碳水化合物為主(總碳水化合物的75%以上)
- 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25-35克
⚠️ 缺乏的影響
- 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
- 運動表現下降
- 頭痛和情緒不穩
- 可能導致酮症(體內脂肪過度分解)
📝
選擇建議
- 優先選擇全穀物和未精製的碳水化合物
- 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(GI值)
- 搭配適量蛋白質和脂肪,延緩醣類吸收
- 運動前後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
- 避免過量攝取精製糖和澱粉
三大營養素完整指南 - 脂肪與整體建議
三、脂肪的重要性
🥑
脂肪的功能
- 提供高效能量(9大卡/克)
- 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(A、D、E、K)
- 保護器官
- 維持體溫
- 製造細胞膜與荷爾蒙
🫒
脂肪的種類
類型 | 特性 | 來源 |
---|---|---|
單元不飽和脂肪 | 有益心臟健康 | 橄欖油、酪梨 |
多元不飽和脂肪 | 必需脂肪酸 | 魚油、堅果 |
飽和脂肪 | 需要限量 | 動物性脂肪 |
反式脂肪 | 應該避免 | 加工食品 |
🐟
健康脂肪來源
推薦來源:
橄欖油
酪梨
鮭魚
堅果
種子
需要限制:
油炸食品
加工肉品
人造奶油
⚠️ 攝取注意事項
- 總脂肪攝取量應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20-35%
- 飽和脂肪應少於總熱量的10%
- 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
- 注意Omega-3和Omega-6的平衡(理想比例為1:4)
四、三大營養素的整體建議
📊
建議比例
- 碳水化合物:45-65%
- 蛋白質:10-35%
- 脂肪:20-35%
✅
均衡飲食原則
- 選擇全穀物為主的碳水化合物
- 攝取優質蛋白質
- 選擇健康脂肪
- 增加蔬果攝取
- 適量飲水(每日2000-2500ml)
🎯
實踐建議
- 定時定量進食
- 避免過度加工食品
- 注意食物多樣性
- 配合適度運動
- 根據個人需求調整比例
💡 特殊情況建議
- 運動者: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
- 減重期:可略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,但不建議完全排除
- 孕婦:需要額外的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
- 老年人:需要優質蛋白質來維持肌肉量
🌟 開始您的健康飲食之旅 🌟
加入小樂指南,獲得專業營養師的個人化飲食建議!
個人化飲食計畫
根據您的需求量身打造飲食建議
專業營養諮詢
專業營養師為您解答飲食疑惑
社群支持
加入志同道合的健康飲食社群
立即加入官方LINE
@NUTRIGOWELL
加入會員即可獲得:
✨ 專屬飲食建議
✨ 每週健康食譜
✨ 營養師即時諮詢
✨ 會員專屬優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