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營養標示與血糖的關係

閱讀食品的營養標示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,尤其是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(如糖尿病患者或希望穩定血糖的人)。以下將解釋如何從營養標示中判斷食物對血糖的潛在影響,並提供一些實用建議。

一、營養標示中的關鍵項目

1. 碳水化合物

.總碳水化合物(Total Carbohydrate)是最直接影響血糖的營養素,因為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。

.淨碳水化合物(Net Carbohydrate):指總碳水化合物減去膳食纖維和糖醇(如果有),因為這些成分對血糖的影響較小。

→計算公式:淨碳水化合物 = 總碳水化合物 – 膳食纖維 – 糖醇(部分糖醇可能仍會影響血糖,需注意標示)。

.建議:

→優先選擇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且含有高膳食纖維的食物,以減少血糖波動。

2. 糖

.添加糖(Added Sugars):指額外添加到食品中的糖,例如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等,這些糖會迅速升高血糖。

→建議:選擇「無添加糖」或「低糖」食品,尤其是飲料、甜點等加工食品。

.天然糖:存在於水果、乳製品中的天然糖分(如果糖、乳糖)。這些糖的釋放速度通常較慢,但仍需注意總量。

 

3. 膳食纖維

.膳食纖維(Dietary Fiber)是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,但不會直接升高血糖,因為人體無法完全消化吸收纖維。

→功能:膳食纖維能減緩葡萄糖的吸收速度,穩定血糖,並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。

→建議:選擇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品(每份至少 3 克纖維),如全穀物、蔬菜和豆類。

4. 升糖指數(GI)與升糖負荷(GL)

.雖然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, GI)和升糖負荷(Glycemic Load, GL)不會直接出現在營養標示上,但可以根據成分推測:

→高 GI 食物:如白米、白麵包、糖果,會迅速升高血糖。

→低 GI 食物:如燕麥、糙米、豆類,升高血糖的速度較慢。

→建議:選擇低 GI 食物,並搭配高纖維或蛋白質以降低血糖反應。

5. 蛋白質與脂肪

.蛋白質:蛋白質對血糖的直接影響較小,但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,從而穩定血糖。

→建議:選擇高品質蛋白質來源(如瘦肉、魚、豆類)來搭配碳水化合物。

.脂肪:脂肪本身不會升高血糖,但健康的脂肪(如單元不飽和脂肪)可幫助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。

→建議:避免反式脂肪,選擇健康脂肪(如橄欖油、酪梨、堅果)。

 

二、從營養標示中評估血糖影響的步驟

.檢查總碳水化合物含量

→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可能會更快升高血糖。

→如果總碳水化合物超過 15 克/份,需特別注意其來源(如纖維或糖)。

.查看膳食纖維含量

→每份食品的膳食纖維含量應至少達到 3 克,以減少血糖波動。

→高纖維食品(如全穀物)對血糖影響較小。

.檢查糖的含量

→優先選擇「低糖」或「無添加糖」食品。

→添加糖含量應限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% 以下(約 25 克糖/天,依據 2000 卡路里的飲食計算)。

→留意額外成分

→如果食品中含有糖醇(如山梨醇、木糖醇),需了解其對血糖的影響。

→某些糖醇(如麥芽糖醇)仍可能升高血糖,需注意標示中的詳細說明。

.計算淨碳水化合物

→將總碳水化合物扣除膳食纖維和糖醇,得出淨碳水化合物含量。

→淨碳水化合物越低,對血糖的影響通常越小。

三、實例解析:如何閱讀營養標示

假設某食品的營養標示如下:

.每份熱量:150 大卡

.總碳水化合物:20 克

→膳食纖維:5 克

→糖:8 克(其中添加糖 6 克)

.蛋白質:5 克

.脂肪:4 克

分析:

.總碳水化合物:20 克,屬於中等含量。

    • 扣除膳食纖維(5 克),淨碳水化合物為 15 克,對血糖有一定影響。

膳食纖維:5 克,屬於高纖食品,有助於減緩血糖上升。

.糖:8 克,其中 6 克為添加糖,需注意攝取量。

.蛋白質與脂肪:含有 5 克蛋白質和 4 克脂肪,有助於延緩血糖波動。

結論:該食品對血糖的影響中等,適合搭配其他高纖維或低碳水的食品食用。

 

四、穩定血糖的營養標示選擇建議

.高纖維:選擇每份含有至少 3 克纖維的食品。

.低糖:每份糖含量應少於 5 克,並避免過多添加糖。

.低碳水化合物:每份淨碳水化合物應少於 15 克(視個人需求調整)。

.高蛋白質:選擇每份含有至少 5 克蛋白質的食品,有助於穩定血糖。

.健康脂肪:選擇含有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的食品,避免反式脂肪。

 

五、結論

營養標示是一個重要的工具,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食品。重點在於關注 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糖和蛋白質 的含量,並選擇低糖、高纖維、低 GI 的食品來穩定血糖。同時,搭配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,才能更有效地管理血糖水平並促進整體健康。